1. 需求背景
為切實保障化工園區周邊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效防范和妥善處置有毒有害大氣突發環境事件,實現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總體目標,國家環保部自2012年開始,先后批復了青海、河北、山東、廣東、寧夏和江蘇6省共7個化工園區開展了有毒有害污染物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建設試點,鼓勵和支持試點園區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并且隨著全國各地化工企業“退城入園"行動,化工園區成為危險 化學品、有毒有害物質的最主要聚集地,環境污染重、環境風險高 等問題較為突出。我國人口數量多、密度大決定了化工園區周邊人 口相對密集,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特別是有毒有害氣體突發環境 事件將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落實企事業單位環境風險預警的主體責任,提高環境風險預警能力,規范和指導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建設行為。
化工園區涉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種類繁多,主要可以分為顆粒物、無機類刺激性氣體(如SO2、H2S、NH3、NO2、NO、NOX),有毒有害揮發性有機物(如氯乙烯,苯,甲苯),惡臭氣體(如甲硫醇,二硫化碳)。這些氣體一旦發生泄漏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和周圍環境。為了有效防控成武工業園區的環境風險,防范污染事故發生,需建立園區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健全服務于園區環境管理需求的環境監測體系,完善監測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提高污染源監測和應急監測能力,完善園區統一的環境風險預警平臺和應急指揮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監控,提高企業及園區的應急處置和突發環境事件應變能力。應用于溫室氣體監測,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要求。
2. 系統技術方案
預警體系建設工作程序包括:環境風險評估、預警站網建設、預警平臺建設、配套制度建設等階段。我司創立的有毒有害風險體系,即構建園區“點、線、面"結合,“動靜"結合的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的立體監控預警網絡,在園區建立風險單元站、廠界站、擴散途徑站、環境敏感點站、移動站等,實現對園區特征污染物及有毒有害氣體的實時監控和報警預警。
具體工作如下:
1、了解園區概況,摸清園區的重大危險企業、周邊敏感保護目標和特征污染物;
2、建立點--線--面多層次立體式、“動靜結合"的在線監控網絡;
3、結合國家和地方標準,根據不同園區的實際情況,構建預警閾值體系;
4、選擇合適的預測模型對突發環境應急事件進行模擬。
在園區的實際建設中實際建設中,我司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創新提出“六步工作法",即“摸底數、布站點、建平臺、設閾值、建模型、配制度"。
①摸底數
通過查詢企業環評報告、驗收報告或現場勘查、實際檢測,確定園區有毒有害氣體及非甲烷總烴、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因子作為重點預警監測因子以及確定園區重點風險源管控企業數量。
②布站點
把園區劃分為風險防范區、邊界防護區、重點敏感區三大類預警區域,確定子站的數量以及位置。確定監測設備類型,電化學、光離子、非分散紅外、β射線法等,同時,結合無人機、巡測車監測,形成“固定+移動監測"的監測系統。
③建平臺
利用先進的現代大數據、多維度定位等信息技術,構建了基于園區智能化數據分析處理平臺。
④設閾值構建重點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四級預警閾值體系,嚴重程度從輕到重,依次為異常級、注意級、警告級和高報級。
⑤建模型
導入國際認可度較高的專門針對顆粒物、重氣體、中性氣體、輕氣體的模型以及火災、爆炸模型。
⑥配制度
將預警系統接入到園區管理中心,通過園區應急管理平臺與環保部門、企業進行同步聯動,制定質量管控制度和運維管理機制。
3.數據平臺
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瀏覽